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故事  >>  世间百态

专家:房价降一半回到16年初才合理!国家郑重回应,刚需可以笑了

    更新:2019/8/1  点击: 1103    作者( 网络文章

现在的房价到底高不高?汗牛充栋的专家们拿着高薪收入定然会觉得不高,诸如北师大教授董藩者不仅觉得不高,还公然宣称现在的房价太低了,加上农村、城中村的房子均价还不到六千/平,在他看来之所以有些人买不起,是自身造富能力不行,怨不得别人;社科院倪鹏飞更言辞凿凿称,房价太低不利于企业转型、经济转型,更不利于家庭奋斗,可见在他看来房价是不能太低的,高房价才是最合理的存在。

我不止一次说过,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有他们贻笑大方的说辞,但架不住亿万普通购房者喊苦喊怨,高高在上的房价,不是专家三言两语就能辩解维护得了的。房价高不高不是专家说了算,最有发言权的是成千上万的购房者,这其中刨去已经买过房的盼着房价上涨,剩下的没买房的即将买房的人,我不相信他们会认为房价是不高的。

可能有人会说,没买的人当然会说房价高。的确如此,那么我们不偏不倚地从房价收入比和经济房价增速相适应分别来看一看,现在的房价到底高不高?

城市财经统计的内地41个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显示,除银川(6.2)在中国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2.9-7.6)外,其它40个城市都是偏高的,尤其是三亚、深圳、北京、厦门、上海等几个城市,房价被高估了至少60%。什么意思? 本来需要劳动付出10年就能买得起一套房子,经历房价上涨之后,现在国人需要20年、30年才能买得起;原来够买一套3居室的钱,经历过几年房价上涨之后,现在只够买一居室了。

另外一种方法是按照经济增速和房价涨幅相适应的方法。众所周知,16年之前我们的房价还算是在合理区间浮动的,即便有城市上涨也只是微幅调整,年增速不超过10%。而当16年迎来信贷宽松、棚改大发展之后,房价就不淡定了,从2016年开始快速上窜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8年底全国超过83%的城市房价都翻了一番还多。而这三年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三年GDP累计增幅大概只有20%不到。所以,其中80%的部分应该是由于投机因素造成的,但这些最后都是要普通购房者来买单的。

可能很多人还是云里雾里,那么我们直接说结论:经济学家、金融专家说,“中国的房价应该以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来定价才是合理的,现在的价格跌回16年初的水平,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是一个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对比上文我说的,16年到18年绝大多数城市房价翻番,让现在的房价回到16年初的水平,即意味着我们现在的房价降去一半才是合理的。

现在大多数人的真切心声都是希望房价不要再继续无休止拔高了,这样的发展连普通人都看得出来是在自我毁灭,很多买过房的人都留言说,我有房但我真不希望房价再涨了,房子就是用来住的,我希望看到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斗志、拼搏上进、苦心钻研、被别人追赶的国家,而不是靠着房地产一家独大,苦撑台面。

理论如此,但市场真实状况却难言欢喜。

历时两年多房住不炒的调控重压下,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房价这两年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人们的神经始终是紧绷的,因为调控虽然在进行,房价却很少有出现掉头回调的。很多热点城市依然是在高位震荡,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买房压力依然很大。非但如此,楼市在经历了非常特殊的15年、16年的快速上窜之后,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后遗症”,例如维权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土地溢价特别高等现象。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在已经不是民间有闲钱就炒房这么简单了,媒体曝光楼市背后最大的炒家其实是上市公司,诸如海马这类汽车制造类上市企业大量囤房的案例,真的是数不胜数,让人大跌眼镜,惊呼不敢相信。今年4月份,位于深圳南山区、即将开盘的宝能城,打包出售总面积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房屋售价4.21亿元,接盘方为港股公司新体育。其它更大的炒家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怕惊掉小伙伴们的下巴。

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挤压实体经济,不言而喻。

我多次说过,现在的楼市状态是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而不需要房子的人则坐拥数套房产,这种状态简直是变态至极。但即便已经如此病态了,资金还是在大举向楼市输送弹药——开发商违规融资屡见不鲜,一些机构专家学者殷勤鼓吹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竭尽所能维护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一些投资炒房客贪心不改,坐等调控放松甚至是取消,再继续大干一场……

曹德旺说,国家崛起不是靠房地产,而是靠高科技。过去这些年我们太把房地产当回事了,而忽略了本该大力发展的高科技等实体制造业,这是大错特错。这些年房地产高速发展下,受益最大不是真正的支柱产业实体经济,而是金融机构、开发商、居间服务机构,在他们疯狂赚钱的背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解决成千上万人居住问题的房地产,却让真正需要它的人只能嗟叹相望。这种病态的发展必须得到遏制,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必须改变,高房价必须得到叫停。

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看不下去了,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应该尽量地减少房地产业的投资。虽然说房地产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但是它带来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比较单一的,而中国应该更多地关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这些年,房地产一家独大盲目狂奔发展下,房价的不断攀升不仅让老百姓的购房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让经济杠杆越来越高,经济去房地产化已经多次被官媒提起,说明国家也早有摆脱对房地产依赖的意思,也看到了房地产崛起背后的种种弊端,尤其是房价上涨,炒房投机肆虐对实体制造业的巨大挤压效应。

2018年累计出台了423条调控政策,一年只有365天,但是这一年出了423条政策。说明什么?出了这么多政策就是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真相:房子不能再投资炒作了。过去政策出台是“一刀切”,不管一二线还是三四线要限一起限,现在国家对楼市调控的定位逐渐精准细化,从“一刀切”到“一城一策”,甚至演化到现在很多城市正在实施的“一区一策”,这么费劲巴拉地折腾根本目的就一个,对楼市进行严防死守,保证房价稳定的同时,既要打压投机炒作又要保障刚需的利益。因此对于买房这件事,不能再沿用老眼光看新事物,而且有一条是达成共识的,房地产已经彻底告别雨露均沾,房价往后余生再无普涨。

未来房地产还能不能投资?昨天银保监主席给出了郑重回应:不能!他说,“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过去购买一套房子几年就可以翻番,在很多人看来投资房地产的确是稳赚不陪的买卖,所以投资房地产被当做是致富的绝佳路径。但未来这种躺着赚钱的好事不会再有了——郭主席说得很明确:凡是妄想着靠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很不划算。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说过,这次可不是某一个人拍脑袋说出的观点,这次是两年多以来国家最高级别的发言,他的讲话代表的就是未来楼市的发展走向,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这个本质。未来诸如房地产过度金融化、房企融资混乱、地方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等等在现在看来不可解决的问题,都会逐一化解。

更加能确认的是,至少2019年余下的时间,无论是开发商、投资炒房客还是银行都会被严加监管起来,日子不会太好过。尤其是对开发商的融资监管,或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大洗牌。我不止一次说过,开发商是商人,这决定了他们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房地产快速发展,高房价结局对于经济的影响他们是不会管的,他们只在乎趁现在能赚钱的时候多捞一些钱。所以市场要想得到净化对于开发商融资、销售、质量的监管一定要摆在最前面。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其实老百姓已经能感觉到中央对房地产定位的巨大转变。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不靠炒房拉动经济;经济参考报也发表文章称,不要迷信房地产对经济拉动作用,直接否定了房地产的支柱作用;经济日报更一针见血警告,放弃房价上涨幻想,踏踏实实做实业。这一系列事件都释放出巨大信号,不管是买房卖房都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一定会被市场教训。

最后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现在手握60万现金到底要不要买房?我的回答是要区别来看:刚需自住购买无可厚非,因为即便国家承诺会动房地产来一场变革,但是目前来看稳定还是主基调,所以房价不会大涨也很难大跌,期待房价大幅度回调再占便宜买房,不太现实,尤其是人口产业聚集的一二线城市,房价企稳是主流趋势,所以刚需买房从需求出发,需要就买;作为投资来看,无疑现在购买房产不是非常好的选择,买过之后3、5年不赚钱可能是最普遍的结果。我有朋友17年在深圳以700万买的房子,持有2年不到,虽然卖了830万,但去掉各种成本,才勉强保本,据他自己直言,这两年持有的精神压力太大了!他坦言,如果重来一次自己绝不会再选择把钱投到房产上。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