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吴带当风"绘嘉陵(174)

    更新:2013/1/24  点击: 2547    作者( 网络文章

唐代是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的时代,中国绘画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据记载,唐代仅有名有姓可查考的画家,就有四百多人。
  中国画一般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画科。其中,人物画的历史最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经过东晋顾恺之等著名画家的发展提高,到唐代,人物画的技法已相当成熟高超了。唐代最著名的人物画家是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他一生主要画以佛道神仙为题材的宗教壁画。他画十来米高的巨幅画像,或从脚,或从手臂画起,任毫挥笔却无半点差错。他画佛像头上的灵光,不用圆规,只用笔一挥就成了。他画人物身上的衣纹饰带,轻软圆润,似乎会随风而飘动,被称为“吴带当风”。他的人物画独树一帜,被称为“吴家样”。
  “画圣”的成才之路并不顺利。吴道子从小失去父母,孤苦伶仃,靠左邻右舍的接济才勉强填饱肚子。邻居中有一位民间画工,画的山水人物让吴道子非常痴迷,他就天天跟着这位画工学画。画工见他刻苦好学,就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吴道子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绘画的基本要领,他不断向周围的画工雕匠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到二十岁就闻名天下。
  出了名的吴道子被唐玄宗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还当上了内教博士。从此,他告别了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生活,不仅不再担心自己的衣食,而且得到了优厚的创作条件,可以尽情施展他的艺术才华。
  天宝年间,唐玄宗突然思念起四川嘉陵江两岸的山川风光。他让吴道子马上入川,将三百里嘉陵江的胜景描摹下来,带回长安。
  吴道子喜出望外,领了圣旨立刻动身。一路上他什么都没有画,只是尽情地游玩,那熟悉的山山水水让他感慨、激动、沉醉,千山万壑、万千景象已经全都汇入了他的胸中。
  吴道子两手空空地回到长安,唐玄宗见了沉下脸来。吴道子胸有成竹地说:“嘉陵江已经在我胸中了。”
  唐玄宗半信半疑,命他在大同殿上当即作画。吴道子当着唐玄宗和众多大臣的面,不假思索,信笔挥洒,如风卷残云,只花了一天工夫,一幅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就完成了。画面上,一座座奇峰峻岭,犹如鬼斧神工天然而成;又像画家泼墨在纸上,云山烟雨交织一片,分不清是景还是画,使人仿佛融化在山水之中了。
  唐玄宗看得入了神,过了好久才想起来,叫人把当年大画家李思训画的嘉陵山水图取来。他仔细比较了两幅图,赞叹道:“李思训用几个月工夫画的,和吴道子用一天时间画的,都同样美妙啊!”
  吴道子用一天时间画出嘉陵江三百里风光的故事,从此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中国的山水画,最早可追溯到汉墓的壁画。不过在那些壁画中,山水只是人物的陪衬,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画科。隋代画家展子虔(qián)的山水画很出色,他的《游春图》是保存到现在的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到唐代,山水画逐步脱离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科。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则是唐代最有影响的山水画画家,在绘画史上被称作“二李”。李思训继承了展子虔的传统,山水画工笔重彩。他还首创了用石青和石绿两种颜料为主色,给山水着色的金碧青绿山水画画法。他的画号称唐代山水画第一,存世的作品有《江帆楼阁图》和《明皇幸蜀图》。李昭道存世的作品则有《春山行旅图》。此外,吴道子也是山水画的高手。
  花鸟画也在唐代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了一批善画花卉、禽鸟、走兽、鱼虫的画家。如曹霸、韩善画马,韩湟、戴嵩善画牛,薛稷善画鹤,边鸾善画花鸟,等等。唐代的画家又多崇尚写生、写实,所以他们画的花鸟无不栩栩如生。特别是韩湟的马和戴嵩的牛,更被称誉一时,有“韩马戴牛”之说。
  还有一位对绘画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在诗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田园山水诗。王维多才多艺,除了诗文,他还擅长音乐,精于绘画,并首创了破墨山水画的技法。这种方法是将浓淡不同的墨色相互渗透,从而达到滋润鲜活的艺术效果。作为一个著名诗人,他画的山水松石不仅笔力雄壮,而且富有诗意,使绘画的艺术境界提升了一大步。他的绘画代表作是《辋川图》。图中山谷曲折葱郁,云水飞动。据说,宋代的文学家秦观患病时,听从朋友的劝告天天看《辋川图》,结果真把病看好了。
  王维是最早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的诗人兼画家,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诗画结合的风格到了宋代,便逐渐成了我国绘画的主要特征,也使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具有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特征,又促进了以后在画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将王维举奉为文人画的“南宗之祖”,可见诗人对绘画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