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况钟治理苏州府(254)

    更新:2013/1/25  点击: 3148    作者( 网络文章

明成祖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死了,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年号宣德。
  明宣宗时,苏州府赋税、吏治、治安问题突出起来。这里经济繁荣而赋税特重;贪官污吏、恶霸劣绅相互勾结,上盗国库,下欺良民。难以忍受剥削压迫的农民大量逃亡,国家赋税也收不上来。真是民穷国困。苏州府属于难以治理的州府之一。
  明宣宗急了,想派一位廉明能干的人去做苏州知府,扭转这种情况。大臣们推荐了况钟。
  况钟是江西靖安人。他从“书吏”(办理事务的小官)做起,因有成绩,明成祖时,升到礼部做了个小官,以干练闻名,多次得到明成祖的嘉奖。据说,当时礼部要发一封公文到江南去采购皇宫中用的皮鼓,要求文书既说明白质量与制作的要求,又要简明。好几个官员拟的稿,不是罗嗦,就是意思含糊。况钟看过稿,仅加了“紧绷密钉,晴雨同声”八个字,就全都说明白了。
  这次与况钟一道出京的,还有同时任命的另外八个府的知府。皇帝为他们设宴送行,又每人给一封诏书,要求他们到任后放手清理赋税,兴利除害,不怕威胁,不受利诱,不被欺骗。有违法害民的官员,立即逮捕送到京城治罪。
  况钟公元1430年农历七月到达苏州。到任后,他首先整顿当地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他自己做过多年的官衙办事员,熟悉奸差滑吏勾结地方豪强做坏事的各种手法。因此,他没有下车伊始,就指手画脚,而是观察环境,了解情况。头一个月,他一点不动声色,皇帝的诏书也被他藏起来,以免打草惊蛇。
  奸官滑吏们也在摸新知府的底。第一天坐堂,吏员们就送上一大堆卷宗,让他审批。有的是疑难杂案,有的是做过手脚的舞弊案。况钟装出糊涂的样子,一一询问他们,这件该怎样批答,那桩又该怎样办理。并依照他们的意见,签押办理。但他都逐件记下,什么人什么主张,并作秘密调查。
  奸吏们见新知府如此好说话,非常高兴,以为又遇到一位昏庸糊涂的上司,依然可以放心大胆地干营私舞弊的勾当。有些人还在背后取笑况钟。况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表面上不露声色。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况钟升堂,突然命令立刻召集府中官员和属吏,又请来了地方上的长老,当众宣读了皇帝的诏书。接着就一个个地当堂问话:
  “张三,你哪一天收了谁谁多少两银子,将他的仇人诬陷下狱。”
  “李四!你又在哪一天私放了一个罪犯,得到多少肮脏钱。……都有没有这些事?嗯?”
  这批平时欺上瞒下,狐假虎威的贪官污吏们,个个心怀鬼胎,被问得胆战心惊,呆若木鸡,多数不敢分辩。个别胆大的还想狡辩,况钟取出他的记录,指出他在某件事上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在另一件事上又是怎么阻挠知府办案的,等等,证据凿凿,难以抵赖。况钟当堂处死了六个罪大恶极的奸吏。其余的官吏都战战兢兢地退下,等待发落。
  当时苏州府下辖吴县、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嘉定、崇明七县。十多个县令、县丞,有的勾结恶势力,贪赃弄法;有的老迈昏庸,办事糊涂;有的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况钟一连罢免了十一个。
  苏州各县农村有一种四围围堤的低洼田,叫圩田,管理人员叫圩长、圩老,共有九千人。这些人多数是地方恶霸,专门欺压善良本分的农民。况钟顶住上司的反对,坚决将他们革除掉。
  况钟的行动雷厉风行,震动了整个苏州府,贪官污吏、恶霸劣绅个个胆战心惊,不敢不有所收敛。
  苏州田赋之重,举世闻名。当时全国一年夏秋两税的总数是三千多万石,苏州一府七县就要收二百八十一万石,近十分之一。这是朱元璋明初定下的惩罚性的加重赋税,已经非常不公平。可是当不堪重负的农民逃亡之后,他们留下来的税额,却加在没有逃亡的农民身上,农民的赋税负担越来越重。此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况钟经过细致的调查、统计和计算,奏准朝廷,减免了全府官私田租共一百六十多万石、欠税数七十万石,多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朝廷实际收到的赋税,反而有所增加。
  此外,况钟在苏州还大力平反冤狱,兴修水利,设置“济农仓”,救济灾民,兴学育才,为苏州人民做过不少有益的事。当地人民称他为“况青天”。
  况钟在苏州一连做了三任知府,每次任满,照例要迁升,全苏州的百姓都挽留他,多次联名上书朝廷。朝廷不得已,只得让他连任,而将他的官衔从正四品,提升到正三品。长期的操劳,使他积劳成疾,公元1433年,他六十岁的时候,终于死在任上,这时他已经做了十三年的苏州知府了。
  在执法除贪、锄恶济民的活动中,况钟有一个好伙伴、好上级,他就是周忱。周忱当时任江南巡抚,善于理财。他全力支持况钟的治理整顿。有许多措施,是他与况钟一道调查、研究、决定的。没有周忱的坚决支持,况钟对苏州的整治,不会一帆风顺。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