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武昌起义的炮声(332)

    更新:2013/1/28  点击: 6283    作者( 网络文章

广州起义的硝烟未散,烈士的血迹未干,武昌城又响起革命军隆隆的炮声。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多次失败,许多优秀的革命党人的牺牲,换来的是越来越大的革命影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连续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受到革命冲击的清王朝,却加速卖国的步伐,企图赢得外国资本家和政府的欢心,支撑住它那摇摇欲坠的统治。公元1911年5月,清廷颁布一道铁路国有令,将民办的川汉、粤汉两条铁路的建筑权收回。然后,将它们抵押给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换取贷款,作为镇压民众起义的经费。这种出卖国家和大众的权益的行为,引起全国民众的愤怒,特别是与铁路国有令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民众反抗更加强烈,纷纷成立了保路同志会。重庆、江津等地有保路同志会近七十个,会员数十万人;成都各界民众罢市罢课、停止缴纳捐税,甚至抗粮抗捐,发动暴动;四川总督赵尔丰开枪射死许多抗议的群众,造成流血大惨案,更引起了全国的动荡不安,一场更大规模的全国性革命风暴,已经酿成。
  革命党人受到鼓舞,看到起义良机已经到来,主张在革命力量充实的武汉首先举义,其他省份同时响应。
  原来,武汉的革命党人长期扎实细致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各界群众,特别是清廷办的新军中,聚集了雄厚的革命力量,一万五千多新军士兵,有六千人是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会员。革命党人计划发动这股力量,举行起义。
  这时,清王朝为赶快扑灭四川起义的烈火,急令湖北的新军,去四川执行镇压任务,可能危害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
  九月下旬,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召开新军文学社、共进会联席会议,决定抢先在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由于形势又发生变化,起义推迟到11日。但是到了9日,在汉口装配炸弹的共进会负责人孙武,不小心引爆炸弹而受伤,惊动了清朝官府。清湖广总督瑞徵下令封闭城门,大肆搜查。
  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决定当晚就起义,以南湖炮营的炮声作为起义信号。但他的指令没有送到炮队,炮声没有响起,起义未能举行。而革命党人武昌地下指挥机关遭到清军破获,清军搜去花名册,蒋翊武被迫逃走。瑞徵和清军第八镇统制张彪准备第二天就全面抓捕革命党人。
  新军各营中的革命官兵深感形势万分危急,主动行动。10日上午,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总代表熊秉坤挺身而出,召集各部开会,提出当晚就发动起义。他慷慨激昂地说:“今天到这样地步,不造反肯定是死,造反可能还有一条生路。大丈夫应当顶天立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哪怕死了也光荣。徐锡麟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我们的榜样!”
  他的话,赢得大家的赞成,决定下午三时晚操结束后就动手。但不久,由于计划有泄漏,清军将领有所防范,当天晚操被取消。熊秉坤则立即派人通知,取消三时起义的计划,改在晚七点。
  七点到了,熊秉坤拔出手枪,朝天开了三枪,作为起义信号,各营按照约定一齐动手,起
本文共 1 2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