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康熙皇帝关心粮价

    更新:2013/4/7  点击: 2903    作者( 网络文章

历代封建帝王大都对粮食生产心中无“数”,不知粮价贵贱,闹出过许多笑话。但清帝康熙却是个例外,在他执政的年代,对全国各地粮食的市场价格,即使是涨跌几钱、几分,康熙都十分关心,似乎都牵着他的神经。
  根据现存的档案,从1693年起,康熙先后明令他在江南的心腹李煦(苏州织造),曹寅(江宁织造)以及一些地方巡抚,在进呈给皇帝的“密折”中,必须逐月报告该地区的气候,农业丰歉以及粮价波动的实情。康熙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晴雨录”。由于有这项连续的、准确度较高的数据,当代史学家已能对清前期的粮价波动作出复杂的曲线图,分析出粮价的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康熙功不可没。
  康熙为何如此看重粮价呢?他解释说:“朕留心编氓(百姓),历年最久,民仰依者食也,食之足者天也。所以雨(旱)风云无不细察。”又说:“米价得以悉知,则年岁之丰歉,亦可知矣。”看来,康熙心中有一张坐标图,其x轴为水旱风云的气候变动,y轴则为粮价的起落变化。从这里他就可以及时地测定当时的社会稳定程度,并据此预先作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各种措施。
  康熙对掌握粮价波动的真实性非常较真。他不仅靠亲信和地方大员的逐月报告,还经常通过别的途径加以验证,务使数据确实无误。他的办法是,各省进京朝见的,“从福建来者,朕以浙江米价询之;自江南来者,朕以山东米价询之”,如此绕弯子,好处是“伊经过之地(非关本人政绩),必据实陈奏,则彼省大吏知不可瞒,亦皆实奏”。康熙严防下属说假话糊弄上级,也够厉害的了。
  李煦、曹寅都是康熙的亲信,但“密折”稍有疏忽,康熙亦假以词色,毫不宽容,如“晴雨录为何迟至今年才奏?不合,明白回奏。”“此折不甚明白,再写奏来。”“朕早知道,此奏迟了。”由此也可见康熙认真程度之一斑了。



    验证码: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分享到: